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工农武装割据呈星火燎原之势席卷闽、赣、湘等省区。各根据地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,行使自身职能支持革命根据地的建设,保卫红色政权。
1932年在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,是全国各根据地(苏维埃区)人民邮政最高领导(或指导)机构。 在中华苏维埃邮票发行前后,赣西南、闽西、赣东北、湘鄂西、湘赣等根据地尚发行有本地区使用的赤色邮票。
据史料记载,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在1930年开始发行邮票,先后发行了2套。第一套于1930年5月、6月间发行,其面值除1分外,还有几种,目前未见实物。第二套于同年10月发行,已见有面值(银元)1分(蓝)、3分(黄绿)、8分(蓝)3种。邮票图幅约为24mm×19.5mm。石版白纸印刷,无齿孔。邮票主图为“8”字形花框内直列“赣西南赤色邮政”7字。此枚邮票是已发现的中国解放区发行最早的邮票。中国珍邮之一。
石版印刷技术是在晚清时期从欧洲传入中国的,由于其工艺简单,效率较高,书画者可以直接在石版上描画作品或书写,所以传统的手工雕版印刷技术逐步被取代。
石版印刷是以石板(质地均匀、细腻、多孔的石灰岩)为版材,将图文直接用脂肪性物质书写、描绘在石板之上,(此称为“绘石”)或通过照相、转写纸、转写墨等方法,将图文间接转印于石版之上(此称为“落石”)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。
石版印刷一般用于笔画简单或线条简练的图案复制。回想在近百年前战火纷飞的艰苦环境下,红色邮政战士们研磨板材,细心书写并精心印制此枚“赣西南赤色邮政”邮票真是太不容易了。今天我们鉴赏这枚邮票,感到蓝绿色的主基调分外厚重,面值字体雄浑,紫红色戳记斑驳可见,所用纸张显出物理性的一些变化,使得这枚邮票经历了近百年风雨沧桑愈发显得古朴庄重。
联想到近百年前,“红旗卷起农奴戟,黑手高悬霸王鞭”如火如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建设,红色邮政创建的艰难历程怎能不让我们赞叹。
人们常说邮票是百科全书、邮票虽小内有乾坤,了解这枚邮票的印制历史和氛围,可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认知。